經常有家長抱怨,自家寶寶兩歲了,還不會自己動手吃飯,每次都得追著一口一口地喂。其實,很多時候寶寶已經表現(xiàn)出了“想要獨立吃飯”的意愿,比如會和家長搶奪餐具、模仿家長吃飯的動作,但被家長忽略;或者家長心疼寶寶吃不飽、吃得慢,習慣包辦代替。如此一來,寶寶只會更加依賴家長喂飯,才不愿意自己費勁學習呢!
那怎樣才能讓寶寶學會獨立吃飯呢?什么時候開始鍛煉這一能力更合適?
這一階段,寶寶的小手指越發(fā)靈活,不用家長教就可以輕松抓起食物放到嘴里。不要害怕寶寶會把食物弄得滿地、滿身都是,這說明寶寶對美食表現(xiàn)出足夠的熱情,對TA接下來學習用餐具吃飯非常有益。
試著這樣做:
1、給寶寶準備一些面包片、磨牙餅千、水果塊或煮熟的蔬菜,放在他的面前,讓他抓著吃。
2、一次少給寶寶一點,防止TA把所有的東西一下子全塞到嘴里。
3、吃好后,幫助寶寶擦嘴、漱口,收好餐具,養(yǎng)成良好的進餐習慣。
這時,很多家長都會發(fā)現(xiàn),每次喂飯,寶寶特別喜歡搶奪大人手中的餐具,這正是訓練寶寶自己進餐的好時機。對食物的自主選擇和自己進餐,是寶寶早期個性形成的一個標志,而且對鍛煉協(xié)調能力和自立性很有幫助。
試著這樣做:
1、喂飯時,給寶寶也準備一把小勺,或給寶寶準備一套餐具,裝少量食物,哪怕TA只是用勺子敲敲打打,都能增加其就餐熱情。
2、可以用游戲鍛煉寶寶用勺子的能力:準備兩只碗,一把勺子;在其中一直碗中放入一些蠶豆,讓寶寶嘗試將蠶豆舀到另一只碗里。(也可用大一些的糖果等代替,但注意不要選擇用花生、鈕扣等小而堅硬的東西,防止寶寶誤食引發(fā)意外)在寶寶成功的時候,別忘了表揚TA。
這一時期,寶寶的手、眼協(xié)調能力迅速發(fā)展,若給予以適當?shù)恼T導,會有事半功倍的成效。
一般來說,如果寶寶有以下表現(xiàn),說明TA已經做好了自己吃飯的準備:
-
寶寶可輕易將掉在餐桌上的飯粒拿起、并塞進嘴里。
-
寶寶會用杯子喝水。
-
如果給寶寶一只小勺,TA不但會敲打,還會主動去舔勺子。
試著這樣做:
1、用盤子裝少量飯菜放在寶寶的面前,放手讓TA自己嘗試吃飯。
2、一開始寶寶會喜歡用手抓飯,家長沒必要過于糾正,因為寶寶用手拿食物時,可以了解食物的形狀與特性;經過這些反復動作,寶寶會越來越熟悉食物,以后也太不會出現(xiàn)挑食的情況。
3、不要怕寶寶飯菜灑到身上和地上,可以給TA戴上圍兜,地上鋪好報紙,便于餐后整理。過一段時間,你會驚喜地發(fā)現(xiàn),不知不覺中寶寶就可以自己吃得有模有樣了!
此時,寶寶的控制能力更好了,能比較容易地把食物放進嘴里。家長可以試著讓寶寶獨立吃完一部分食物,完成后要給與TA積極鼓勵,這會讓寶寶產生一種成就感,也有助于自信心的培養(yǎng)。
試著這樣做:
1、帶寶寶去選購TA喜歡的餐具,增加寶寶對吃飯的好感。
2、容易吃完會增加寶寶吃飯的成就感,以多次“給予”的方式,并再加上言語的鼓勵,寶寶更容易愛上吃飯。
3、不要逼迫寶寶吃TA不愛的食物,或要求寶寶多吃,以免引發(fā)寶寶抵觸情緒。
4、如果寶寶能自己吃飯了,還讓家長喂,如果爸爸媽媽妥協(xié),很容易前功盡棄。可以嘗試簡單喂寶寶幾口之后,做出收拾碗筷的樣子,因為沒吃飽,寶寶反倒會主動拿起勺子自己把飯菜吃完。
當然,每個寶寶發(fā)育情況都有所不同,并不代表過了這些年齡段,寶寶就學不會自己吃飯了,千萬不能強迫寶寶學習。爸爸媽媽要善于營造就餐時的快樂氣氛,讓寶寶在自己的意愿下,逐步學習獨立進餐。日積月累,寶寶自然就能得心應手地自己吃飯。